发布时间:2024-12-02 14:34:06源自:http://www.yancollege.com作者:仰望免费范文阅读(0)
妈妈之歌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妈妈之歌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大家辛苦了!
我是本次心理学科参赛教师徐丹,今天我参赛执教的课题是《妈妈之歌》。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评价等七个方面来阐述我的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并就课堂实际呈现的效果进行分析和反思。
一、教材
本课《妈妈之歌》是北京教育出版社《心理健康》四年级上册第五课《请相信我》中的内容,属人际交往辅导中的“亲子辅导”范畴,其辅导重点是理解与应对,在三年级,学生亲子辅导重点是感恩父母,而五六年级的亲子辅导重点是沟通技巧,可以看出,本课内容在整个心理健康教育亲子辅导范畴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和多个操作性很强的活动来展示了妈妈唠叨中所蕴含的关爱、引导学生理解妈妈的唠叨,并学会应对唠叨的方法和技巧。
作为教师,教材的内容只是供师生共同学习、研究的一个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立足教材,但不能拘泥于教材,因此在仔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开发和挖掘身边的其他资料,搜集了歌曲《妈妈之歌》、故事《妈妈,再唠叨我一次吧》,根据学生亲子现状编写了学生情景剧《小凌的烦恼》,对教材内容和范围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和优化。
二、学情
我教的是四年级的学生,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学生此时处于勤奋对自卑阶段,一方面其自我意识逐渐发展,独立意识越来越强,希望获得更多的自主,另一方面又处于对父母的情感依赖之中,习惯接受父母的指导和关怀。
根据我对学生调查发现,在面对父母的唠叨时,学生大多心理上比较反感,但又欠缺有效的应对方式,往往采用忍受、回避的方式应对,少数情绪激动的学生会采取顶撞方式,导致激化亲子矛盾,引来父母更严厉的批评与惩罚,进一步恶化亲子关系。少部分亲子相处模式较好的'学生,虽然能够理解父母,体谅父母,但仍然缺乏有效的应对技巧,因此,本课学习符合学生心理发展需要。对于班级里存在少数单亲离异家庭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积极关注,引导学生用积极乐观的角度看待问题,避免伤害学生心理。
三、教学目标
基于教材、学情的深入研究和剖析,同时,鉴于三维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我特制定本课时教学目标如下:
1 .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妈妈唠叨中的关爱,能从妈妈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理解妈妈。
2.通过合作探讨应对唠叨的好办法,初步掌握应对唠叨的方法与技巧。
3.通过体验活动激发学生情感升华,学会积极乐观地看待和思考问题,学会理解他人,做一个快乐的儿童。
为了有效落实以上教学目标,在吃透教材基础上,经过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妈妈的唠叨,学会应对妈妈唠叨的方法与技巧。难点在于学会应对唠叨的方法与技巧。
四、教法学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xx年修订)》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 “活动”和“体验”是心理课最核心的两个要素。
因此,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多种活动形式,预设了多媒体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启发教学法、体验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体验性活动中去体验、了解、感受,将心理知识融于浓浓的情感性活动之中,重点突出了心理活动的情感性和操作性。
心理研究表明,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源于学生的主体活动。在本节课我预设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分享等方法进行学习,结合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性和情感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我校积极践行生本已经三年多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已经具备,完全可以有效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为了使课堂教学具有针对性,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还做好课前准备:
1.课前深入学生,分层了解学生的亲子现状,积累了学生在面对妈妈唠叨中的突出问题,设计情景剧,并安排班级社团学生排演;2.将全班学生分为4人小组共13个小组;3.准备好多媒体课件、情景剧、音乐、图片、白纸、马克笔、幸福小徽章等。
五、教学过程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让我体会到,小学四年级心理课对形式的趣味性相对低年级要求略低,但对于活动的参与性、情感性的要求更高。为了进一步深化主题,我将课题设计为《爱在千百遍》,并设计了活动过程四部曲层层展开:
1.情境导入,理解唠叨,用时10分钟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发共鸣,揭示主题,便于导课。
先播放歌曲《妈妈之歌》,并提问,引发学生诉说感受,接着通过一则情景剧表演《小凌的烦恼》,强化学生感受,再通过师生层层剖析,引导学生体会唠叨中的关爱,理解唠叨。
然后,以一句“这爱就藏在这千百遍的叮嘱中,藏在这千百遍的唠叨中,真是爱在千百遍啊!”揭示课题,板书——爱在千百遍
2情感分享,珍惜唠叨:用时6分钟
设计意图:进一步激发情感,引导学生体会唠叨中的关爱。
通过倾听配乐录音故事《妈妈,再唠叨我一次吧》,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唠叨中的母爱,再通过访谈学生,让学生珍惜母爱。在这一环节,我会特别关注单亲、离异等特殊家庭学生,适当给予点拨引导,避免学生心理伤害。
3,积极应对,化解唠叨,用时1 8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生生互动的交流和演练,引导学生学习应对妈妈唠叨的最佳办法。
先通过小组头脑风暴,让学生畅所欲言,并用马克笔写下应对唠叨技巧,全班展示交流,老师进行补充和小结。然后通过情景演绎,巩固实践技巧,有了前边的感悟、分享等铺垫,此环节的有效展开在我校是可以做到的。
4,拓展互动,升华唠叨,用时6分钟。
设计意图:拓展提升学习目标达成度,升华主题,呼应开头。
通过小组分享交流,将唠叨之爱拓展到更多的人身上,最后再次倾听《妈妈之歌》,感受千百遍的爱,课时结束。
六、板书设计
从活动主题和心理课特点着想,我将板书确定为这样:
简洁的板书设计,直击主题,最后的心形连线,更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主题、升华感情。
七、评价设计:
心理健康课的评价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老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保证目标的实现。针对四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教学中尽量用积极评语和结果判断性评语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就进行及时的鼓励。
四年级学生开始形成自我评价意识,但是,这种自我评价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别人的评价,所以对学生的欣赏和鼓励仍然是学生进步的关键。本节课我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既有师生评价又有生生互评,既有描述性评价,又有定量性评价,方式多样,符合学生心理特点。
1.教师评价以学生为本。整节课我始终用专注的微笑肯定学生,用激励性评价和情感性评价鼓励学生。如“感谢你的分享” “我理解你的感受。” “你很会体谅他人!”“恭喜你,找到了这么多身边的爱!”
2.小组合作环节,由教师和其他小组对本小组自学、交流、展示、倾听等情况进行过程性评价,并量化分数,根据最终积分给予必要的终结性评价奖励(如奖励幸福小徽章等)
3.幸福小徽章的使用,也给予了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为教学增添了助力。
这次课程结束以后,为了更进一步扩展教育效果,我还开展了一期爱在千百遍的心理专题广播,并在我校心理网站等宣传平台上发布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家长参与讨论,深化教育效果。
以上是我本次说课的主要内容,如有不足,恳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不吝赐教。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 妈妈之歌说课稿_妈妈之歌简谱
上一篇:货船运输合同_最新货船租赁合同
下一篇:返回列表